紅仙
視覺藝術

簡介
簡介
劉大鴻的「雙百工作室」標舉「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把中國百年革命最激變的毛澤東時代,作為工作方法的參照。到今年五四運動一百歲,這工作室正好持續了三十年。貌似過氣的革命立場,可是又不斷帶入當代思潮的持續反省,這就非常不尋常。貌似跟不上全球化時代,可是對百年歷史不離不棄,反而圈點了當下最熱門的文化命題,就是「當代性」標舉的多元在地關懷。
中國百年革命把歷史截斷於中流,但任何一個完整的文明思維都不可能是斷層的,文化記憶埋伏在社會生活中,隱藏在思維的基因裡。於是,經過了大變革的時代,文化工作者就被賦予大任,必須肩負彌補革命的時空分裂,重新建構完整宇宙,化零為整。劉大鴻的藝術狂想既有穿越,也有穿鑿。附會的無釐頭與寓意的洞察在他的作品中往來交織,維持了不同時代的政治正確與政治不正確,維持了百年歷史對當下和「前現代」的聯絡。正因為這樣,劉大鴻持續的工作終於成就了一家之言的歷史神話。
大人虎變君子豹變乃為了「治曆明時」,小人平民的藝事則為了成就史詩寓言。兩者共同的時代任務是彌補天地,要把變得不可理喻的歷史時空重新帶進文明的統緒。於是,畫家以《紅仙》展覽回顧中國百年革命,並為香港求賜一符。
《紅仙巡禮》劉大鴻祝詞:
神州逢九,利貞悔亡*[1]
紅仙賜符,港九鎮蕩
紅曆白曆,雙修陰陽
畢打設醮,山泰海安
[1] *《革》卦「巳日乃孚,元亨,利貞悔亡」
「天地革而四時成」,「君子以治曆明時」
劉大鴻(b. 1962)
劉大鴻,一九六二年出生於山東青島,一九八一年畢業於山東藝術學院美術系油畫專業,一九八五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現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一工作室,同年於趙無極大師繪畫班學習。
於八十年代後期,劉大鴻以生動巧妙而深刻諷刺的「歷史畫」嶄露頭角。「歷史畫」兼用了西方和中國的繪畫傳統,以編年史般的經典手法為時代作註。作品褒貶社會文化和政治「傳奇」,尤其針對文革和後文革時期,別開蹊徑地詮釋意識形態政治所啟示的時代意義。
劉大鴻在風格形成的初期,所顯露的是一種風俗化的抒情調式,故鄉青島的地域風情和童年記憶得到了細緻而紛繁的表現 。一九九一年的《四季》組畫, 透過《後八九中國新藝術》巡迴展(一九九三至一九九七年)廣被大眾所認可。
兩千年創作的大型組畫《祭壇》,形式上擬仿凡•代克兄弟的《羔羊的祭拜》,以歐洲基督教的世界觀圖式揭開「文化大革命」的深層精神結構,凸顯出中國當代史的西方神權政治學特質。於是,油畫被落實到原來的西方宗教語言,再被劉大鴻轉化為當代政治的寓言。
劉大鴻同時是位妙語生花的作家,他喜歡以「課本」形式出版畫冊,以自己的創作敘述剖析並補充圖像的意念。他多次被邀請參加國際展覽和雙年展,並廣被私人及學術機構收藏。
資訊
室內
本地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