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保護策略: COVID前後的香港神功戲
藝術類別 :
戲曲
年份 :
2020
自2020年初, COVID-19蔓延全球,這場至今還未消退的瘟疫嚴重影響全人類的生活。本文以非遺保護策略作為主題,聚焦2019至2020年的狀況,省思COVID-19爆發前後的香港神功戲,除了粵劇,也會兼及潮州及海陸豐/鶴佬族群的神功戲狀況,包括人戲和偶戲,冀為神功戲的保護策略帶來啟示。
標籤 :
東華三院; 香港八和會館;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劍麟粵劇團; 天馬菁莪粵劇團; 香港靈霄劇團
; 粵劇發展基金; 天后誕; 太平清醮; 盂蘭勝會; 《西塘集》; 〈代英州城隍廟慶祭〉; 《禮記》; 〈王制〉; 《大明會典》; 〈授職到任須知〉; 《浮山縣志》; 《加官》; 《送子》; 《大乘義章》; 《周易》; 《文言傳》; 《紅樓夢》; 《留餘慶》; 《祭白虎》; 《碧天賀壽》; 《六國大封相》; 《八仙賀壽》; 《封臺》; 《玉皇登殿》; 《俠盜胭脂》; 《愛得輕佻愛得狂》; 《香花山大賀壽》; 《目連救母勸善戲文》; 《妙法蓮花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