詛咒真言:如何殺死企業主
視覺藝術

簡介
簡介
縱觀歷史,掌權者便擁有主宰生死之絕對特權。現代性繼承了這一管制特權, 進一步使生命及身體臣服於高度世俗化且不穩定的市場條件之下,形成一種新的「生命政治」。 情感正義需要所謂道德引導,亦需考慮選擇怎樣的道德範例。
1960年代環境污染肆虐日本,令「痛痛病」及「四日市哮喘」等疾病傳播於鄉村弱勢群體間。漫長的科學調查尋找着病因,而工廠污染則繼續隨意排放,當地政客、公務員以及企業主亦不惜犧牲大眾健康,蓋掩事實真相以追逐最大商業利潤。正當受害者苦不堪言、無處申冤之時,一個佛教僧團及追隨者們組成了一支示威隊伍,踏遍全日本備受爭議之工廠地盤,遊行、敲鑼打鼓、朗誦箴言、舉行「阿毘遮迦」儀式—為求將企業主詛咒致死。
「咒殺祈禱僧團」(活躍於1970年至未知年份)結合藝術、政治及宗教,並以佛教「密宗」儀式作為其前衛行動主義的基礎,為亡者的靈魂及肉體傷害申冤,並揭露當時社會道德及精神的不公。「僧團」以「反謀殺」罪名向企業主發出挑釁,因為這些罪行在司法系統下被視為「不可能之罪案」。9世紀以來,佛教密宗一直被日本政府用以「鎮護國家」,而「僧團」正正是以批判的視角將宗教之力量歸還予有需要者。
「詛咒真言:如何殺死業主」收集來自「僧團」成員罕有之文獻資料,將其與攝影記者羽永光利之作品一併展出。羽永光利(1933-1999)為「僧團」追隨者,隨後亦自己出家為僧侶。伴隨展品還有兩篇論文,「詛咒真言簡史」及「作為鬧劇的民主(勾勒中情局)」。藉此,展覽回溯反政府、反企業運動的兩個早期案例,並對現代進步主義政治思想表達質疑與不信任。
資訊
室內
本地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