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香港藝術發展局2010 年起藝術年鑑及年度調查計劃收錄的表演藝術節目*及視覺藝術展覽紀錄

李傑: Someone Singing And Calling Your Name

視覺藝術

Event Detail Image
子分類

綜合展

地點

奧沙畫廊奧沙蘇豪

開始日期

2009/11/27

結束日期

2010/01/10

子分類

綜合展

地點

奧沙畫廊奧沙蘇豪

開始日期

2009/11/27

結束日期

2010/01/10

李傑: Someone Singing And Calling Your Name

簡介

簡介

於奧沙蘇豪舉辦的李傑個展將展出藝術家的最新作品,而此系列全新作品將標誌著李氏在其藝術創作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李傑對「物」有著一種獨特的鍾愛,這並不純粹或特別限制於那些可以被隨手拾得、經洗滌、沾污、觸摸或丟失的對象,更包括為以上種種可能性所提供的存在類型及範疇。他的作品跟作品的物質性有關,並經常用上一種非個人的浪漫主義表現形式,為這些生活上的鎖事増添一份親密關係。

在是次展覽《Someone Singing and Calling Your Name》中,李傑為畫廊間格兩個房間,將畫廊變成卡拉OK酒廊,企圖喚起一種典型的社會焦慮經驗。第一個房間《Sing any one of them, or all of them》的裝置,可以被視為崇拜「經驗作為對象」這個概念僵局的神殿。立方體舊電視機前放著破舊的沙發,電視機播放的短片裡看到的是:一杯咖啡,一罐妮維雅潤膚膏,一支凡士林;而歌詞字幕也是模仿卡拉OK錄像的方式跳出,並以獨特的方式循環播放;背景伴有藝術家所奏的低沈單調的吉他音聲;對像被透明膠盒裹著放在地上。另一個房間《Fragment》的裝置在基本上似乎跟第一間房沒有很大的不同:卡拉OK系統、另一張舊沙發、投放在牆上的影片。影片試圖模仿不知名音樂錄像帶取代昂貴的正版卡拉OK音樂錄像帶,但又似乎不太成功。牆上掛著用木顏色鉛筆所畫的知名品牌商標紙板畫。

展覽總體看來像是一個將現象轉化為對象的假想機器。就舉掛在相同物料建成的牆壁上的紙板畫為例:藝術家在《Natural Mineral Water》 (2009)中利用木顏色筆,將一個普通瓶裝水的品牌名稱畫在扁平的紙箱紙板上,再在文字上潑水;這些新的作品把品牌的圖案翻譯成不矯飾的圖形。這樣就起了一個緩和的作用:一個商標用以取代一個品牌,可以被理解為為一個大規模的價值複製系統,而這個商標就經歷了一次間接的轉變,其中作為符號的意義角色就丟失了,變成非常單純的繪圖– 它的幼稚天真展示此標記的意義,而其未經加工的懸掛方式為作品賦予「裝飾藝術」的氣質,取代了卡拉OK酒廊裡的水果擺設和風景瀑布畫。過渡的過程是周期性的:從對像到產品到品牌到商標到形象標誌再回到對象本身。

李氏最為人熟悉的乃其手繪布作品,然而,他的最新作品主幹感覺彷彿跟觀眾的期望出現分歧。在《Someone Singing and Calling Your Name》的卡拉OK酒廊裡,手繪布被貼滿紙皮的牆壁取代,作為整個主幹活動的界限及支點,又如布一樣,這些牆壁記錄著每一次接觸、每一個活動的痕跡。最終,事件化為對象本身,經驗作為嚮導指引,這幾道牆又將延續整個故事。

主辦單位 奧沙畫廊
參與藝術家:李傑

註:活動資料收錄自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出版的《香港視覺藝術年鑑 2010》。

資訊

室內/室外

室內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