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香港藝術發展局2010 年起藝術年鑑及年度調查計劃收錄的表演藝術節目*及視覺藝術展覽紀錄

Koloa:女性、藝術與科技

視覺藝術

Event Detail Image
子分類

混合媒介及裝置

地點

Para/Site藝術空間
鰂魚涌英皇道677號榮華工業大廈22樓

開始日期

2019/12/07

結束日期

2020/04/22

子分類

混合媒介及裝置

地點

Para/Site藝術空間
鰂魚涌英皇道677號榮華工業大廈22樓

開始日期

2019/12/07

結束日期

2020/04/22

Koloa:女性、藝術與科技

簡介

簡介

Para Site 榮幸呈獻巡迴展覽「Koloa:女性、藝術與科技」。該前所未有的國際展覽將體現湯加王國女性紡織藝術「koloa」知識領域帶頭人Tunakaimanu Fielakepa太夫人的終身研究成果。是次展覽與薩洛特·圖普三世女王1953年於湯加首都創立的Langafonua ‘a Fafine Tonga中心(湯加婦女紡織藝術歷史中心)攜手舉辦,香港巡展為該展覽於今年八月於湯加開幕後第二度展示。雖然Fielakepa太夫人頻繁擔任大型國際研究機構和博物館的顧問並為其撰文,這將是她首次面向湯加和國際觀眾展示她的傑作和視角。該展覽將呈現豐富的湯加紡織工藝,並重點介紹ngatu(樹皮布藝製作),ta’ovala服裝和儀式性編席在內的精細編織工藝,以及kafa繩索編織工藝。展覽不僅包括珍貴的傳家寶紡織品,也包括受展覽委託製作的新樣品。這些新老式樣為我們全面呈現了湯加紡織工藝的設計圖案和技術,同時幫助Fielakepa太夫人實現了其願景,即激發和支持村莊婦女團體;她們相聚一堂,將有關koloa的工藝,故事,歌曲和知識傳承下來。於展覽的香港展期內,Para Site加入了三位女性當代藝術家的作品——Tanya Edwards、Nikau Hindin和Vaimaila Urale,為求彰顯太平洋地區美學當中藝術與科技水乳交融的關係。

Koloa紡織藝術從知識和科技領域廣泛汲取靈感,且深深扎根於社會和生態美學中。這些作品通過具體紡織品的材料和圖案,指明了生態社會等級關係的一種政治地理學。通過一套精心編排且充滿儀式性的交流體系,koloa紡織藝術成為分布在廣袤海域的湯加內外170多個島嶼之間的政治和社會紐帶,影響波及斐濟和薩摩亞等鄰國。這些島國超越了殖民時期強加的阻隔和現代民族國家的國界劃分,維繫着古老的貿易往來和親緣。因此,展覽將介紹來自大洋洲地區的紡織藝術樣品,突出其工藝和風格的專業化,以及諸多失傳工藝的再現。為了肯定紡織藝術為一種生動鮮明且意義深遠的當代藝術實踐,展覽還將包括來自亞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的樹皮布藝和精細編織工藝。策展人根據視覺特徵、社會角色及歷史故事挑選展品,過程比起傳統種族研究,更試圖接近當代藝術策展實踐。

是次展覽將地方藝術置於當代藝術框架下,旨在擴闊現今大家對於當代藝術之定義及理解,亦作為對審美去殖民化號召之響應。透過展示擁有多樣審美觀及世界觀之藝術家,是次展覽亦嘗試展示現實中令人眼花繚亂之文化多樣性。如koloa之地方藝術時常於殖民角度被視為「手工藝」、「民間傳說」或最多「傳統藝術」,即便地方技藝於當地其實充當與「藝術」等同之角色。於上述角度出發,地方藝術不但非西方認為一般百年不變,並且可以不斷進化以反映其所處之社會環境。

主辦單位 Para/Site藝術空間
策展人:Tunakaimanu Fielakepa
參與藝術家:Tunakaimanu Fielakepa、Tanya Edwards、Nikau Hindin、Vaimaila Urale

註:活動資料收錄自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出版的《香港視覺藝術年鑑2019》。

資訊

室內/室外

室內

本地/非本地製作

本地製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