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香港藝術發展局2010 年起藝術年鑑及年度調查計劃收錄的表演藝術節目*及視覺藝術展覽紀錄

第四線劇社

簡介

成立於1985年,由一群「香港專上學生聯會戲劇組」的積極份子在畢業後所組成的。劇社名稱HORIZONTE為西班牙文,意思是新的視野及境界;又戲劇為第四藝術,兩個意思合起來便成為「第四線」。

劇社成立以來,曾公演數十齣不同類型的創作劇、外國繙譯劇及國內的劇作,包括高行健、Neil Simon、Dario Fo、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等劇作家的作品。

86年8月,第四線曾赴澳門演出布萊希特的《常規與例外》及《拾起這玫瑰》,並主持一個關於布萊希特體系的戲劇工作坊。90年10月參加第一屆嘉士伯戲劇節,演出Neil Simon的《笑中有淚》(The Gingerbread Lady)。

憑96年1月演出Neil Simon的《廿三樓、攪笑友》(Laughter on the 23rd Floor) 獲得1995年度香港舞台劇獎最佳男主角(喜劇)- 倪秉郎,最佳男配角(喜劇)-丁家湘及九大最受歡迎演出製作獎。

劇社成立初期主要骨幹成員有鄧樹榮、盧偉力、陳哲民、羅貴祥、勞雙恩、李德能等,並曾與多位劇壇人士合作,包括古天農、陳敢權、謝君豪、李國威、張可堅、余振球、傅月美、陳文剛、鄧偉傑、張秉權、謝月美、黃文慧、杜施聰、陳桂芬、高繼祥等等。

2010年7月《NOHOme MIDCLASS》是第四線蟄伏多年後又一力作,並以香港人今時今日的處境及角度來演譯Neil Simon關於中產窘境的劇作《The Prisoner of Second Avenue》。

系統中符合第四線劇社的活動紀錄

排序以較近期者為先。

節目名稱
開始日期
結束日期
藝術類別
開始日期: 2016/05/12
結束日期: 2016/05/15
    藝術類別:
  • 音樂
  • 戲劇
開始日期: 2015/12/17
結束日期: 2015/12/20
    藝術類別:
  • 音樂
  • 戲劇
開始日期: 2010/07/16
結束日期: 2010/07/18

節目名稱: Nohome Midclass

    藝術類別:
  • 戲劇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