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香港藝術發展局2010 年起藝術年鑑及年度調查計劃收錄的表演藝術節目*及視覺藝術展覽紀錄

市場作業 | 「抹煞: 由概念主義到抽象論」展覽

視覺藝術

Event Detail Image
子分類

綜合展

地點

奧沙畫廊 (香港九龍觀塘興業街20號聯合興業工業大廈4樓); 香港城市大學學術樓(三)18樓

開始日期

2014/05/16

結束日期

2014/07/15

子分類

綜合展

地點

奧沙畫廊 (香港九龍觀塘興業街20號聯合興業工業大廈4樓); 香港城市大學學術樓(三)18樓

開始日期

2014/05/16

結束日期

2014/07/15

市場作業 | 「抹煞: 由概念主義到抽象論」展覽

簡介

簡介

「市場作業」是奧沙年度重要非牟利展覽,緣自對「價值」的質疑:在2012年之「Whither Contemporary Art?」裡,我們就知識與藝術上的索求及辯論,能否找出新的範式作出探究;於2013年的「對立面的磨合」裡,我們強調藝術在道德或社會上​​的價值。到了2014年,我們邀請到策展人Charles Merewether,策劃了迄今最大型的「市場作業」展覽 —「抹煞:由概念主義到抽象論」。展覽將分為兩部份,同時於在奧沙及城大進行;為配合展覽,其間更會有一場由David Elliot主持、國際策展人參與的座談會—「藝術與價值」。屆時講者將剖析現今藝術世界裏,藝術品被側重從經濟角度評估,藝術的主題比其概念及物料處理受更重視此種現象。兩項活動均為奧沙藝術基金與香港城市大學合辦,同時為城大30週年校慶活動。

是次展覽聚焦於對環球藝術市場中,用以衡量「價值」的準則,透過提出質疑,從而對藝術之內在審美價值,日漸被市場定價所取代此現象作出評議。綜觀當代藝術市場,向傾於某類媒介、風格及「品牌」,使這種現象日益擴大。藝術在此等形勢下,往往被壓縮為一個表現的載體,而多於一個探索思考和議題、或藉著感官與世界接合的一個基礎;換言之,藝術之主題,變得比其概念及作品的物料處理更為受重視。是次展覽將展示來自香港、中國大陸、新加坡、菲律賓、日本、南韓、印尼及泰國的作品,這些地區既有以物件為基及概念性創作的歷史,卻往往被受忽略,而其作品於某程度上亦尚待深究。展覽將對這些地區的藝術的內在審美價值,與及它們之間的聯繫,作一整體梳理。

主辦單位 奧沙畫廊
合辦/協辦單位 奧沙藝術基金香港城市大學
策展人:Charles Merewether
參與藝術家:區凱琳、鄧國騫、于吉、趙趙、宋冬、Ng Joon Kiat、Milenko Prvacki、Jeremy Sharma、陳斯恩、胡耀光、Nilo Ilarde、Ringo Bunoan、Maria Taniguchi、Bernardo Pacquing、半田真規、菅木志雄、李榮林、金信日、嚴美愛、Tintin Wulia、FX Harsono、Nipan Oranniwesna

註:活動資料收錄自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出版的《香港視覺藝術年鑑 2014》。

資訊

室內/室外

室內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