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香港藝術發展局2010 年起藝術年鑑及年度調查計劃收錄的表演藝術節目*及視覺藝術展覽紀錄

從兩制到一國,愛、主權與狂喜─2020年香港當代藝術展覽一瞥

作者 : 梁寶山
藝術類別 : 視覺藝術
年份 : 2020

執筆之時,香港公民社會正在繼續蓬勃發展。藝術作為表達自由的體現,得到基本法保障。作為反修例運動的餘波,和國安法時代的開端,2020年的香港當代藝術展覽,百花齊放。雖然疫情阻礙人群聚集,但仍禁不住展覽籌劃者的熱情。在得來不易的時間和空間裡,有藝術家繼續以直接的方式,為仍然歷歷在目的黑暴現場立此存照。亦有藝術家以抽象、寓言、風景和儀式等較為間接的方式,安撫仍未癒合的創傷,收拾支離破碎的自我。如果風起雲湧的2019年意味着的是香港人對心繫家國的強烈認同,那麼2020年迎來的,則是兩制進一步整合之後的浴火重生。本文擬援引Gregory Feldman對愛與主權的分析,並結合Nicholas Mirzoeff在社會運動中的視覺研究,選取部分展覽為例,說明這種在自己的城市裡,終於不用再聽從殖民者的頤指氣使,真正當家作主的自信。

標籤 : 李迪權; 黃百亨; 曾冠群; 何倩彤; 馬琼珠; 文美桃; 《臨時邊界》; 《2019 長路未盡:變幻的時代,變幻的抗爭》; 《眼前路》; 《Wounds of Hong Kong 港 傷》; 《微光之城:抗爭週年藝術展》; 《茫》; 《字裡行間》; 《香港印象》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活化工廈

作者 : 周苑瑩, 林嘉敏
年份 : 2010
百年香港設計

作者 : 林雪虹
年份 : 2010
雕塑.雕塑──香港雕塑

作者 : 黎日晃
年份 : 2010
萬一鵬的藝術與人生

作者 : 唐錦騰
年份 : 2010
彳 亍──亞洲行為藝術之實踐與檔存

作者 : 林嘉敏
年份 : 2010
「博物館公司化」歷年發展(1998-2010)

作者 : 周苑瑩, 林嘉敏
年份 : 2010

「COVID-19正在加速藝術界對科技的運用」— 更先進的科技會帶來更好的藝術展覽嗎?

作者 : 梁學彬
藝術類別 : 視覺藝術
年份 : 2020

在COVID-19大流行而實施的封鎖期間,白盒子的物理空間在網上畫廊裡被複製出來。社交媒體不僅被用作宣傳工具,還被用作教育、交易和互動的地方。從實體博物館到另類藝術空間,不同的藝術參與者都被迫革新。2020年,許多網上展覽均重新考慮對藝術的看法,以及在限制實物交流的情況下如何通過網上措施產生影響。筆者目下的工作是勾勒出香港藝術家和藝術機構使用各種網上策略的新興現象。本文通過展示 2020年以來幾個網上項目的事例,旨在分析藝術界如何採用不同的科技,並探討對藝術和科技的更廣泛影響。

標籤 :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香港版畫工作室; 香港畫廊協會; 香港藝術館; 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 Lehmann Maupin畫廊; 佩斯畫廊; K11藝術基金會; 亞洲協會港中心; Para Site藝術空間 ; 麥影彤; Rosanna Herries; 《20/20香港版畫圖像藝術展》; 《另闢物徑》; 《ASHK x HKAGA雕塑藝術展》; 《PS Paid Studio Visits》; 《Art Power HK》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活化工廈

作者 : 周苑瑩, 林嘉敏
年份 : 2010
百年香港設計

作者 : 林雪虹
年份 : 2010
雕塑.雕塑──香港雕塑

作者 : 黎日晃
年份 : 2010
萬一鵬的藝術與人生

作者 : 唐錦騰
年份 : 2010
彳 亍──亞洲行為藝術之實踐與檔存

作者 : 林嘉敏
年份 : 2010
「博物館公司化」歷年發展(1998-2010)

作者 : 周苑瑩, 林嘉敏
年份 : 2010

香港藝術市場2020年概況:潮起潮落與雲霄飛車

作者 : 徐曉瑜
藝術類別 : 視覺藝術
年份 : 2020

在2020年一月下旬,多位西方畫廊東主去信主辦單位,要求暫停年度香港巴塞爾藝術展,而這些信件,似乎呈現了同年初香港市場瀰漫的低落情緒。

標籤 : 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 安全口畫廊; 厲蔚閣; Ben Brown Fine Arts; Lehmann Maupin; 漢雅軒; 季豐軒畫廊; 香港蘇富比; 香港佳士得 ; 陸浩明; 黎清妍; 林東鵬; 周俊輝; 寺瀨由紀; 《產物,殘物》; 《兩個太陽的一天》; 《背影》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活化工廈

作者 : 周苑瑩, 林嘉敏
年份 : 2010
百年香港設計

作者 : 林雪虹
年份 : 2010
雕塑.雕塑──香港雕塑

作者 : 黎日晃
年份 : 2010
萬一鵬的藝術與人生

作者 : 唐錦騰
年份 : 2010
彳 亍──亞洲行為藝術之實踐與檔存

作者 : 林嘉敏
年份 : 2010
「博物館公司化」歷年發展(1998-2010)

作者 : 周苑瑩, 林嘉敏
年份 : 2010

香港社區藝術的社區營造創意策略

作者 : 文晶瑩
藝術類別 : 視覺藝術
年份 : 2020

近年香港的社區藝術活動得到不少官方、半官方資助,有長足的增長。除多年以來香港藝術發展局、香港賽馬會、市區重建局、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區議會的資助外,近幾年環保署、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旅遊事務署也有贊助或主辦社區藝術活動,多間商業機構自西九文化區效應後,資助也有增無減。藝術活動加上「社區」二字,好 像便會親民貼地一點。民間自發的社區藝術自1997年後,由於政治環境的急劇變化和社會運動增加,不少人落區宣揚公民意識,雨傘運動後有「傘落 社區」呼籲;2019年自發的抗爭藝術「連儂牆」十八區也有,可見民間力量的崛起和累積。香港的社區藝術是否能營造社區?本研究側重1997年之後開始的社區藝術項目,根據文獻、訪問組織者和觀眾,用參與觀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方法去看社區藝術工作者如何與社區產生關係,以宮崎清提出的社區營造的五大面向:人、文、地、景、產作為架構來檢視香港的社區藝術如何營造社區,用茹國烈的BEAM理論、Joshua Guetzkow的藝術影響力評估機制去看營造社區方面比較有效的例子。文章望能尋找出藝 術如何有效地營造社區的要素,分析當中的困難和挑戰,以及探討持續發展的可能。

標籤 : 香港藝術發展局; 民間博物館; 聖雅各福群會; 港青創意藝術教育計劃; MaD; 文化葫蘆; 旅遊事務署; 碧波押; 藍屋; 香港國際攝影節 ; 周希旋; 林旭輝; 盧樂謙; 李維怡; 陳文儀; 茹國烈; 張慧婷; 黎家怡; 吳文正; 《藝術在吾居─社區一日展》; 《大家的掃把》; 《大C承傳》; 《3A錄像技術研究室》; 《活化報》; 《北角有誌》; 《邂逅!山川人》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活化工廈

作者 : 周苑瑩, 林嘉敏
年份 : 2010
百年香港設計

作者 : 林雪虹
年份 : 2010
雕塑.雕塑──香港雕塑

作者 : 黎日晃
年份 : 2010
萬一鵬的藝術與人生

作者 : 唐錦騰
年份 : 2010
彳 亍──亞洲行為藝術之實踐與檔存

作者 : 林嘉敏
年份 : 2010
「博物館公司化」歷年發展(1998-2010)

作者 : 周苑瑩, 林嘉敏
年份 : 2010

穩定與不定: 從2020回望地方戲策劃

作者 : 彭斯筵
藝術類別 : 戲曲
年份 : 2020, 2019

從2020年回望,過去兩年香港地方戲演出是繁花盛開後遇上蕭索留白。2019年戲曲中心啟用、「中國戲曲節」十周年,不同劇種、多個大型院團接連訪港,五光十色,好不熱鬧; 2020年COVID-19侵襲,駱驛不絕的香江梨園頓成冷落門庭。 從2020年塵埃落定但COVID-19仍然不斷延異的視角,彭斯筵先概覽香港展演地方戲的歷史,然後回顧過去兩年間上演地方戲的情況;對了解香港策劃地方戲演出的習慣、重點和演變,頗有裨益,亦為過去兩年,在穩定與不定之間搖擺的香江戲台策展下一歷史註腳。

標籤 : 西九文化區; 上海京劇院擔綱; 江蘇省崑劇院; 香港八和會館; 上海崑劇團 ; 中國戲曲節; 石小梅; 胡錦芳; 張寄蝶; 《野豬林》; 《西施》; 《穆桂英掛帥》; 《硃砂痣》; 《泗州城》; 《赤桑鎮》; 《玉堂春·女起解·三堂會審》; 《武松打店》; 《七俠五義》; 《風箏誤》; 《牡丹亭·離魂》; 《繡襦記·賣興》; 《鐵冠圖·觀圖》; 《西廂記》; 《孟麗君》; 《西園記》; 《孔雀東南飛》; 《白蛇傳》; 《殺狗記》; 《高機與吳三春》; 《販馬記》; 《三岔口》; 《挑滑車》; 《玉簪記》; 《獅吼記》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粵劇搖籃:油麻地戲院粵劇新秀回顧分享

作者 : 文華
年份 : 2018, 2017
中大和聲書院京崑課程學習小記

作者 : 康迪
年份 : 2018, 2017
香港粵曲考級試從頭說

作者 : 陳守仁
年份 : 2018, 2017
「粵劇金紫荊獎」之緣起與發展

作者 : 袁學慧
年份 : 2018, 2017
從《紫玉成煙》的藝術探索思考粵劇跨界的挑戰

作者 : 吳國亮, 楊雲濤
年份 : 2018
兩年過後,我們的戲曲中心

作者 : 願良
年份 : 2018, 2017
香港戲曲事件簿2020: 戲在瘟疫蔓延時

作者 : 李小良
年份 : 2020
2020香港戲曲事件選錄

作者 : 彭斯筵
年份 : 2020

香港戲曲的技藝傳承: 坊間戲曲藝術培養及推廣狀況

作者 : 陳苡霖
藝術類別 : 戲曲
年份 : 2020, 2019

民間力量向來是香江戲曲承傳及教育的重要推手,以往有京劇粉菊花、于占元、粵劇陳非儂、任白等自行組建學校、科班提拔後進。近十 數年,民間有不少前輩、新秀等有心人自行籌組各類訓練班、兒童/少年團,培育後俊。陳苡霖選取了一些香港私營戲曲訓練團體為例,從其成立架構、教育模式以及學員,整理出香江近20年民間戲曲傳承的脈胳。另外,亦特別回顧這些團體面對2020年COVID-19時的困難,以至如何活用科技應對等,記錄了活在疫症蔓延時,戲曲教育如何薪火相傳。

標籤 : 香港八和會館;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聲輝粵劇推廣協會; 劍心粵劇團; 雯藝軒; 京崑劇場; 邢金沙戲曲傳習社 ; 芳雪瑩; 楊劍華; 梁森兒; 黃綺雯; 嚴煥彩; 陳碧蓮; 楊明; 吳立熙; 吳國亮; 沈柏銓; 余仲欣; 鄧宛霞; 邢金沙; 《殺狗記》; 《風箏誤》; 《魚籃觀音》; 《杜鵑山》; 《血色瑪莉》; 《蓋世雙雄霸楚城》; 《楚江情之西樓錯夢》; 《百萬軍中藏阿斗》; 《霸王別姬》; 《夜送京娘》; 《怒劈華山》; 《陳姑追舟》; 《雙槍陸文龍》; 《拾玉鐲》; 《斷橋》; 《白蛇傳·遊湖》; 《玉簪記·偷詩》; 《牡丹亭.遊園》; 《玉簪記》; 《紫釵記》; 《蝴蝶夢》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粵劇搖籃:油麻地戲院粵劇新秀回顧分享

作者 : 文華
年份 : 2018, 2017
中大和聲書院京崑課程學習小記

作者 : 康迪
年份 : 2018, 2017
香港粵曲考級試從頭說

作者 : 陳守仁
年份 : 2018, 2017
「粵劇金紫荊獎」之緣起與發展

作者 : 袁學慧
年份 : 2018, 2017
從《紫玉成煙》的藝術探索思考粵劇跨界的挑戰

作者 : 吳國亮, 楊雲濤
年份 : 2018
兩年過後,我們的戲曲中心

作者 : 願良
年份 : 2018, 2017
香港戲曲事件簿2020: 戲在瘟疫蔓延時

作者 : 李小良
年份 : 2020
2020香港戲曲事件選錄

作者 : 彭斯筵
年份 : 2020

「非遺」保護策略: COVID前後的香港神功戲

作者 : 林萬儀
藝術類別 : 戲曲
年份 : 2020

自2020年初, COVID-19蔓延全球,這場至今還未消退的瘟疫嚴重影響全人類的生活。本文以非遺保護策略作為主題,聚焦2019至2020年的狀況,省思COVID-19爆發前後的香港神功戲,除了粵劇,也會兼及潮州及海陸豐/鶴佬族群的神功戲狀況,包括人戲和偶戲,冀為神功戲的保護策略帶來啟示。

標籤 : 東華三院; 香港八和會館;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劍麟粵劇團; 天馬菁莪粵劇團; 香港靈霄劇團 ; 粵劇發展基金; 天后誕; 太平清醮; 盂蘭勝會; 《西塘集》; 〈代英州城隍廟慶祭〉; 《禮記》; 〈王制〉; 《大明會典》; 〈授職到任須知〉; 《浮山縣志》; 《加官》; 《送子》; 《大乘義章》; 《周易》; 《文言傳》; 《紅樓夢》; 《留餘慶》; 《祭白虎》; 《碧天賀壽》; 《六國大封相》; 《八仙賀壽》; 《封臺》; 《玉皇登殿》; 《俠盜胭脂》; 《愛得輕佻愛得狂》; 《香花山大賀壽》; 《目連救母勸善戲文》; 《妙法蓮花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粵劇搖籃:油麻地戲院粵劇新秀回顧分享

作者 : 文華
年份 : 2018, 2017
中大和聲書院京崑課程學習小記

作者 : 康迪
年份 : 2018, 2017
香港粵曲考級試從頭說

作者 : 陳守仁
年份 : 2018, 2017
「粵劇金紫荊獎」之緣起與發展

作者 : 袁學慧
年份 : 2018, 2017
從《紫玉成煙》的藝術探索思考粵劇跨界的挑戰

作者 : 吳國亮, 楊雲濤
年份 : 2018
兩年過後,我們的戲曲中心

作者 : 願良
年份 : 2018, 2017
香港戲曲事件簿2020: 戲在瘟疫蔓延時

作者 : 李小良
年份 : 2020
2020香港戲曲事件選錄

作者 : 彭斯筵
年份 : 2020

2020香港戲曲事件選錄

作者 : 彭斯筵
藝術類別 : 戲曲
年份 : 2020

是年「選錄」,首先彙集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於不同時刻,為應對 COVID-19而對表演場地實施的限制,呈現政府對疫情持續的評估、應對,亦反映年內表演場地關閉的實況。另外,亦將對戲曲 行業、相關表演藝術、社會文化等具重要性、意義及影響的不同項目,收錄其中。

標籤 : 香港八和會館;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鳳翔鴻劇團 ; 中國戲曲節; 國際綜藝合家歡; 《梨園·流金歲月》; 《杜十娘》; 《絕代雙嬌》; 《升官記》; 《畫皮》; 《非夢奇緣》; 《紅樓綵鳳》; 《文廣探谷》; 《鴛鴦血淚灑驪宮》; 《山東響馬》; 《戰馬超》; 《醫聖張機》; 《共和三夢》; 《毛澤東之虛雲三夢》; 《感謝醫護》; 《戲曲小勇士》; 《粵樂同賞2020》; 《鍾馗嫁妹》; 《霸王別姬》; 《孝莊皇後》之〈密誓〉; 《打金枝》; 《鐵馬銀婚》之〈釋嫌〉; 《獅吼記》之〈跪池〉; 《揚鳴是我家‧粵劇在我心》; 《談「編」說「戲」》; 戲曲對話II:『西九戲曲小劇場:為何創新? 實驗甚麼?』; 《紅鸞喜》; 《春花笑六郎》; 《海瑞傳之碎鸞輿》; 《再世紅梅記》; 〈折梅巧遇〉; 《帝女花》; 《玉皇登殿》; 《八仙賀壽》; 《加官》; 《仙姬大送子》; 《天賜良緣》; 《錦繡圖》; 《紅樓夢》; 《荊釵記》; 《雙仙拜月亭》; 《殺狗記》; 《白兔記》; 《景陽鐘》; 《玉簪記》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粵劇搖籃:油麻地戲院粵劇新秀回顧分享

作者 : 文華
年份 : 2018, 2017
中大和聲書院京崑課程學習小記

作者 : 康迪
年份 : 2018, 2017
香港粵曲考級試從頭說

作者 : 陳守仁
年份 : 2018, 2017
「粵劇金紫荊獎」之緣起與發展

作者 : 袁學慧
年份 : 2018, 2017
從《紫玉成煙》的藝術探索思考粵劇跨界的挑戰

作者 : 吳國亮, 楊雲濤
年份 : 2018
兩年過後,我們的戲曲中心

作者 : 願良
年份 : 2018, 2017
香港戲曲事件簿2020: 戲在瘟疫蔓延時

作者 : 李小良
年份 : 2020

香港戲曲事件簿2020: 戲在瘟疫蔓延時

作者 : 李小良
藝術類別 : 戲曲
年份 : 2020

2020年,(香江戲曲)流年不利(所有演藝界亦如是),2020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從年初開始肆虐全球。2019年「如花美眷」的我城戲行,在2020年幾乎「都付與了斷瓦殘垣」。新編製作、大型演出、神功戲、訪港的項目、推廣教育活動等,全員大幅削減、或延期,或網上期會、或取消、甚或清零、戲曲業界應付瘟疫的集體攻略,拿來主義靈活求存;轉戰虛擬平臺, 空間容許時,則仍堅守現場勾欄,直面戲迷;籌款自救,大戲戰役,是為這一年梨園的「大軸」。「稚子階前戲」,在瘟疫蔓延時的暗夜行路,何嘗不也是戲出新天地的良辰美景?

標籤 : 李居明; 劉惠鳴; 羅家英; 龍貫天; 阮兆輝; 《荊釵記》; 《拜月記》; 《文廣探谷》; 《鍾馗嫁妹》; 《醫聖張機》; 《感謝醫護》; 《齊心抗疫・在家賞曲》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粵劇搖籃:油麻地戲院粵劇新秀回顧分享

作者 : 文華
年份 : 2018, 2017
中大和聲書院京崑課程學習小記

作者 : 康迪
年份 : 2018, 2017
香港粵曲考級試從頭說

作者 : 陳守仁
年份 : 2018, 2017
「粵劇金紫荊獎」之緣起與發展

作者 : 袁學慧
年份 : 2018, 2017
從《紫玉成煙》的藝術探索思考粵劇跨界的挑戰

作者 : 吳國亮, 楊雲濤
年份 : 2018
兩年過後,我們的戲曲中心

作者 : 願良
年份 : 2018, 2017
2020香港戲曲事件選錄

作者 : 彭斯筵
年份 : 2020

粵劇神功戲臺期表: 2019及2020

作者 : 彭斯筵, 林萬儀
藝術類別 : 戲曲
年份 : 2020, 2019
標籤 : 鴻運粵劇團; 彩龍鳳劇團; 新群英劇團; 紫迎楓粵劇團; 鳴芝聲劇團; 彩鳳鳴劇團; 鴻嘉寶粵劇團; 金鷹粵劇團; 華山傳統木偶粵劇團; 錦昇輝劇團; 翠月粵劇團; 高陞劇團; 香港八和會館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粵劇搖籃:油麻地戲院粵劇新秀回顧分享

作者 : 文華
年份 : 2018, 2017
中大和聲書院京崑課程學習小記

作者 : 康迪
年份 : 2018, 2017
香港粵曲考級試從頭說

作者 : 陳守仁
年份 : 2018, 2017
「粵劇金紫荊獎」之緣起與發展

作者 : 袁學慧
年份 : 2018, 2017
從《紫玉成煙》的藝術探索思考粵劇跨界的挑戰

作者 : 吳國亮, 楊雲濤
年份 : 2018
兩年過後,我們的戲曲中心

作者 : 願良
年份 : 2018, 2017
香港戲曲事件簿2020: 戲在瘟疫蔓延時

作者 : 李小良
年份 : 2020
2020香港戲曲事件選錄

作者 : 彭斯筵
年份 : 2020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